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

資通訊技術與醫療照護

這幾年開始執行一些醫療電子相關的研究計畫,開始對於此應用有些瞭解。濫觴應該從96年與兩位輔大資工系老師一起提出一個「電子資訊輔助科技於醫療照護之研究」整合型計畫開始,已執行3年。於是我開始與輔大醫學院老師、新光醫院醫生開始互動交談,逐漸瞭解電子資訊科技可以發揮的地方。

接著更在今年(99年)提出兩個整合型計畫。第一個整合型計畫是國科會整合型計畫,我並以「以視覺為基礎之睡眠障礙分析」這個非常有趣而前瞻的題目來進行研究;另外3個子計畫則是進行EEG、居家照護中介平台、居家睡眠服務之安全等研究方向;該計畫已經通過,並正在執行中。第二個整合型計畫則是輔大整合型計畫,結合理工學院(電機工程系、資訊工程系)9位老師、醫學院2位老師、民生學院1位老師、以及文學院1位老師等共13位老師,進行更廣泛的原居老化的居家照護研究。

根據我的瞭解,「醫療」與「照護」原來是兩塊不同的研究領域、思維也完全不同。醫療以醫生、醫院為主,照護則是以病患、居家社區為主,因此兩者在各種醫學的治療管理層面都有很大的差異。例如傳統的Medical Imaging研究,以X-Ray、超音波、MRI、fMRI、CT、PET等,都是在醫院的昂貴設備,以利進行高準確率的診斷。但是居家社區則是以照護概念為主,將許多可攜式小型化的設備放置在病患居家環境,如血糖計、血壓計、血脂計等,協助病患進行長期的自我健康管理,降低社會醫療成本。

常聽到許多「跨行」到醫療電子研究的教授談起,從事此研究多是看在醫學相關期刊的SCI Impact Factor很高,但開始研究後卻發現很難有具體的產學合作實務成果。因為當一個醫學電子資訊科技的研究成功後,最後都是要放到醫院,除技術障礙等級很高外,產品還需要經過美國FDA或歐盟EMA曠日廢時的認證,根本不是台灣電子資訊業願意踏入的領域。

雖然「醫療」這塊不行,但是「照護」這塊看來是台灣可善用電子資訊科技強處的地方。

因為居家照護的觀念,是以病人為主,這些可攜式裝置並非以診斷治病為主,而是以健康照護為主,因此概念不同,產品性質卻與3C產品接近,台灣很容易切入。

所以近年來台灣不論是政府、學界與產業界都已經大幅投入。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的其中兩項:醫療照護與智慧型家庭,都與此有關。經濟部有非常多的科專計畫,都在輔導鼓勵進行。而學界的教授則在國科會一些主題型計畫的帶頭下,也紛紛洗頭下去。產業界方面,也有非常多的大新聞與小道消息,說台灣的一些電腦廠商、IC廠商、系統廠商、電信廠商都已經在鴨子划水。

我在4年前開始Survey 醫療照護時,大部分是以美國的研究資料為主,來引用並作為計畫書的背景與動機。近來逐漸看到日本與歐洲其實在此方面也成效卓越。舉例而言,今天看到丹麥的PCMH(Patient-Centered Medical Home),就是一個舉全國力量作的大規模的非常成功模式,其概念就是以病人為主、居家為主的改革觀念,並透過資通訊技術的大量導入,將健康照護從集中式照護走向分散式照護(很像電腦科技的發展歷程)、行動化、無所不在化,並將每個丹麥國民都建立個人為主的健康記錄e化入口網站,從Youtube的幾個短片(1,2,3,4,5)來看,實在是非常非常好的成功模式,也是值得資通訊科技大利著墨發揮以達到的親民醫療境界[1]。


另外,居家照護與原居老化等研究題目,都有一個有趣之點:非常仰賴資訊與通訊技術。從手機、可攜式醫療裝置、3C產品、遠距通訊等,都有其照護之意義,且都需要資通訊技術的大量介入。從丹麥的PCMH計畫就可以看的出來,因此所有資訊科技大廠如INTEL與微軟都在涉足此領域。

由此看來,對於資通訊為主的研究者而言,未來在醫療照護的研究發展,應往照護的研究方向走。(雖然我15年前在中央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時,也曾嘗試瞭解Bioinformatics,並進行一些醫療方向的研究)。

我們輔大的智慧型系統實驗室(www.islab.tw),主要是以影像辨識研究為主,近年來雖然以視訊監控、人機介面、人臉辨識與機器人視覺等應用方向為主,但隨著幾個整合型計畫的開展,也開始逐步往醫療照護的方向邁進。

影像辨識技術在醫療與照護上面可應用研究的方向很多,例如醫療影像分析(醫療)、運動復健之影像分析(照護)、原居老化之影像分析(照護)、睡眠障礙之影像分析(醫療&照護)等,每一個方向都是大題目。這幾年將先以睡眠障礙分析的研究方向為主,並以我們的FJUCam2/VCam平台來建立該分析技術的軟硬體架構。

[1] 資通訊應用在照護產業的契機(張慈映,工商時報,2010/10/4)



本網誌相關文章 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